新华网宁波7月8日电(王钰淇)7月3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指导,新华网主办,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宁波市第二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镇海分院和宁波市镇海区龙赛医疗集团共同支持的“健康素养 全民同行”——2025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基层动员会(浙江站)在宁波召开。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主任医师林淑琴就偏头痛诊疗作《头痛无畏,生活有为,别让头痛主宰你的生活》的主题分享。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主任医师林淑琴
林淑琴介绍,偏头痛是全球第二大神经系统失能性疾病,通常表现为单侧搏动性头痛,有时也会累及双侧、后枕部甚至全头部,且每次头痛位置不固定。疼痛程度较重,与普通头痛不同的是偏头痛发作导致的失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与学习。我国18-65岁人群偏头痛患病率为9.3%,且近年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其发病过程包含多个阶段:前驱期患者会口渴、打哈欠,感觉变得敏感;先兆期会出现视觉改变、言语困难、反应迟钝、感觉麻木及“脑雾”等现象;头痛期则剧烈头痛,伴有恶心、呕吐、感觉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活动受限,患者无法学习工作,只能卧床休息;头痛期过后会有食欲下降、疲倦、多尿等残留症状,随后进入发作间期。
偏头痛并非孤立存在,常伴随多种共病。数据显示,偏头痛患者中50%伴有焦虑,50%伴有抑郁,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睡眠障碍,甚至可能引发心脑血管事件。
偏头痛对女性尤为“不友好”,女性容易高发。压力大的情况下,雌激素水平变化使女性在月经期易发偏头痛;产后因雌激素骤降、劳累等,偏头痛再迎高峰;更年期女性因月经不规律、失眠、情绪波动,偏头痛可能加重,也有部分人转为出现前庭性偏头痛,偏头痛不发了,而是会出现天旋地转的头晕。
偏头痛是脑梗的危险因素,会增加脑梗死风险。先兆性偏头痛患者是脑梗防控的重点人群。初次发作就表现为先兆性偏头痛的患者,患脑梗风险正常人相比高达8.37倍。而且,先兆偏头痛女性患脑梗、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仅次于高血压,比肥胖、高血脂等常见的危险因素还要高。
偏头痛疾病负担重,需要正确诊治以防发展为慢性偏头痛
目前我国偏头痛的患者正确诊断比例不足六分之一,因为有很多病人有一个错误认知,他觉得这个病是看不好的,所以很多病人是默默在熬,发作也不来主动求医。所以中国偏头痛1.85亿的人群中,就诊率才占了52.9%,诊断率占了46.3%,正确诊断率只有27.3%。
“很多的病人群体是徘徊在医院之外的,所以健康宣教也是我们临床医生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让大家知道偏头痛是可防可治的,不要让病人慢慢去熬,因为熬了以后意味着他会出现慢偏,药物过量性头痛、焦虑、抑郁等问题。”林淑琴说。
偏头痛成为慢偏的原因?一是急性治疗相应不足、二是头痛频率增加、三是急性药物过度性使用。林淑琴介绍,很多病人在急性期的急性治疗是不足的,头痛频次增加以后也不知道怎么去干预。还有的病人痛了就吃药,药物使用过度,会引起药物过量性头痛。
林淑琴介绍, 2024年《中国偏头痛急性期治疗指南)第一版》重磅发布,明确偏头痛急性期疗效评价标准,新增两个维度的评价标准。治疗目标增加了三次发作中至少两次治疗是有效的,另外一个是治疗两个小时内头痛消失,也就是两小时做到无痛,24小时和48小时之内无头痛复发或者未进一步服用镇痛药。
正确的治疗手段,创新的靶向治疗药物为偏头痛患者带来新希望
口服CGRP受体拮抗剂,针对偏头痛三大核心病理机制,靶向治疗成人偏头痛。一是阻断神经源性的炎症因子,大量的炎症物质释放它能阻断;二是是抑制血管扩张,而且没有曲坦类药物导致血管收缩的副作用;三是能抑制过度疼痛的传递。这是CGRP受体三大作用机制。
我国首部偏头痛急性期治疗指南明确了口服CGRP受体拮抗剂在偏头痛急性期治疗中的地位。口服CGRP受体拮抗剂已经证实对偏头痛急性期治疗有效,已在我国完成临床试验,并获批上市,在临床上可持续达到2—48小时无痛终点。
此外,口服CGRP受体拮抗剂不仅可以控制偏头痛的急性发作,还能降低偏头痛患者的头痛发作频次以及非甾体类和止吐药的服用天数,降低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MOH)的风险,更适合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MOH)患者的治疗,这是CGRP优于其他非甾体消炎药的一个优点。
“目前我们临床上看到有些慢性偏头痛的病人,一个月发作15天以上,有些时候已经出现MOH的问题了,有些病人可能吃到几十粒治痛要,非常痛苦。”林淑琴说,这些病人如果不去干预的话是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了,所以我们会启动预防性治疗,用CGRP的药物进行预防,可以使发作的频次和疼痛程度有明显的下降。目前在临床上应用CGRP受体拮抗剂脂溶性比较低,不容易透过血脑屏障,与曲坦类相比,没有引起心脑血管收缩的风险。
林淑琴建议,对于偏头痛患者而言,生活方式干预应置于首位。生活中熬夜以及烟酒、浓茶、咖啡、巧克力等饮食因素都是偏头痛的诱发因素。女性因月经周期激素变化更易高发且症状较重,这类患者可关注周期、记头痛日记,通过预防干预和保证睡眠来应对。此外,对于药物过度使用导致可能慢性化的患者,不能仅急性治疗,还需预防用药;鉴于偏头痛有遗传易感性,家族中有偏头痛或晕车问题的人可能被遗传,这类患者也要尽早干预,通过规范治疗帮助偏头痛患者摆脱偏头痛的困扰,回归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