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湖向“新”:科创驱动中的绿色产业崛起-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7/09 09:23:36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亭湖向“新”:科创驱动中的绿色产业崛起

字体:

  盐城,一座坐落于江苏沿海的平原城市,因“盐”而得名,以“绿”为底色。走进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创新的脉动清晰可感:高校实验室与产业园区比邻而居,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积极对接……

  近年来,亭湖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以产业升级反哺技术突破,全面优化区域科创生态,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共生的“向新”路径。

  2009年初,市里将打造新产业的目光投向环保领域,盐城环保科技城在亭湖应运而生。

  “创立之初,盐城环保科技城就强调‘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瞄准创新、产业同时发力。”亭湖区科技局局长梅月华说道。既着眼企业招引,也聚力集聚创新资源,亭湖系统摸排国内环保领域具有科研优势的大院大所,广泛结缘、逐一洽谈。

  如今亭湖已建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个、高能级新型研发机构16家,并与国内60多所知名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

  以成果工程化、市场化和企业化为导向,亭湖正布局建设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形成从技术研发、概念验证、小试中试到小批量试生产的完整创新链条。

  打开“盐科宝”科创数字平台,仿佛是一个前瞻科技前沿的窗口: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最新研发成果、科技政策、技术需求、成果对接等一站集成。

  这是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盐城分中心今年7月刚上线的平台,致力于让“实验室里的技术”更快走入“工厂车间”。“我们预计,该平台将把技术对接周期缩短约60%,转化成功率提升约40%。”中心品牌创新运营部总监周侃介绍。

  十余年来,盐城环保科技城坚持以创新引领推动产业集聚,形成以烟气治理为特色,覆盖水、气、土、固废全领域、全链条的环保产业集群,既是区域发展的特色名片,也成为亭湖深耕科技与产业融合的起点。

  “依托产业基础,亭湖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新能源等前沿领域,推动环保产业链条从污染治理、装备制造,向工程服务、资源化利用等高附加值环节跃升。”盐城环保科技城科技人才局副局长袁鹰说。

  走进江苏顺泰农场,中科厚土润泽环境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在“回访”。2024年,顺泰农场引入中科厚土创新的“土壤碳汇”计量系统,实现生态改良区域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00吨。

  这正是盐城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推动技术成果转化的鲜活案例。近年来,该中心创新“耦合研发+协同孵化”“产业协同+市场运营”等机制,高效融合创新资源和服务商资源,建成绿色低碳技术转化和孵化标杆平台,今年初入选江苏省首批标杆孵化器。

  不仅如此,双碳大厦、碳帮(江苏)能源环境有限公司、化学品与废物国际公约履约基地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陆续建设、投运,助力亭湖打造“绿色环保产业集聚度全国最高”“双碳服务输出能力全国最强”等绿色产业特点。

  截至目前,亭湖区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3家,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8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6家。

  不仅如此,为吸纳产业发展经验,织就全球创新网络,亭湖区正从“引进来”迈向“走出去”:2024年,亭湖联合工业废水无害化与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博伦特伍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美国设立联合创新中心;2025年,依托德中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在德国成立盐城环保高新区欧洲创新中心……

  科创步履不停的背后,还有对人才的执着追求。近年来,亭湖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携手高校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孵化双平台:与盐城师范学院共建绿色低碳产业学院,构建从人才培养到产业应用的“直通车”;建设中国·盐城绿色低碳海智科创中心,面向全球招才引智,吸引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与优质项目扎根亭湖。

  如今,24名院士、60余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400多位行业领军人才在亭湖集聚,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边是科创项目熠熠生辉,一边是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从“项目对接”到“成果转化”,从“人才引育”到“生态构建”,亭湖的产城发展正写就以绿色为发展动能和底色的崭新一页。(记者 莫鑫)

【纠错】 【责任编辑:成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