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走笔丨日暮江岸“诗墙”韵-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1/14 10:13:16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走笔丨日暮江岸“诗墙”韵

字体:

  来到“常德诗墙”,天已黑了,而路灯要晚上6点半才亮。忽然就有一种默契,在场的每个人手机电筒几乎同时打开,在一束束清亮的微光中,我们阅读和感受诗墙。

  诗墙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沅水防洪墙外侧,以城区沅江防洪大堤为载体,分《百代沧桑》《名贤题咏》《武陵佳致》《兰芷风华》《华夏新声》《五洲撷英》《时代风采》《千古绝唱》八个篇章,人称“横跨五大洲,竖贯三千年”。诗墙以“最长诗书画刻艺术墙”荣登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常德市沅江防洪堤上的“诗墙”。新华社资料图

  刻在墙上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犹如触及2000多年前屈原的风骨,精诚依旧,浪漫依然。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诗墙上卢照邻作品让人惊艳。方悟才无巅峰,人贵机缘。

  排云阁因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命名,而我更喜欢他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时光流转千年,看不到他的无奈和纠结,却看到持久的希望和期盼。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其遐想之洗练,境界之高远,乃神来之笔,亦被后人引为明志之鉴。

  “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在诗墙上看到毛主席写给丁玲的词,那种刚柔相济的气质和奔流不息的沅水融合,升发风云大气的祝愿,更有革命人的肝胆。

  沈从文《常德的船》呈现了三桅大方头船、洪江油船、麻阳船、桃源划子等不同的船,那是人与路的意兴阑珊,那是船与水的气象万千。

  “我怎能把你比作夏天?你比它更可爱、更温婉。”这是莎士比亚的名句,还有歌德、拜伦、雨果、普希金等海外名家经典,诗情奔涌,风采耀眼。

  诗墙雕刻的作品十分传神,因为追求严谨和极致,诗墙还获得两项国家专利。诗墙是独到的,2016年荣获“最美中国榜”;诗墙是有底蕴的,2017年荣膺“中国十大诗意地标”之首;诗墙还被誉为“诗国长城”。

  诗墙还包含当代作品,共有4公里之长。在此工作的21人中,有18人是离退休干部,他们以一万元起家,“一分一角也三掂”,不计报酬,不讲条件,一切精打细算,凭着激情和赤诚写满了无私奉献。杨杰等4位老人的70寿诞,都是在工地度过,与诗墙相伴。“三绝诗书画,一墙天地人”,汇聚文化精品、展现时代风采的诗墙,就是集成诗书画刻艺术的露天博物馆。

  诗墙描绘了“桃源仙景”“壶瓶飞瀑”,描绘着“柳叶轻舟”“花溪鹭渚”,这些常德名胜让人流连忘返,也让人驻足而叹。“风景这边独好”是吴作人的题签,“诗墙漫漫凭栏处,千古风流盛世兴”是欧阳中石的夸赞,而“一墙两用”的设计,实现了对诗书画刻一体式的精准挖掘和深厚积淀。

  夜深了,我们与诗墙渐行渐远。而隽永的余味是“史的回顾,理的启迪,美的享受”,是一份震撼和回响留驻心间。(荆 克)

【纠错】 【责任编辑: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