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科技、数字金融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融合,金融服务效率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诈骗分子也运用AI技术“升级”诈骗手段,开展非法金融活动。
“AI算法精准选股,每日精选潜力金股!”
“AI智能量化选股,98%胜率,收益保障,穿越牛熊!”
“科技时代下的AI,比基金经理更懂市场!”
这些充满科技感的宣传语,是否让你怦然心动?别急,无资质的“AI荐股”,本质上并未改变非法证券活动的内核,只是披上了一件更时髦的“科技外衣”。
【案例】A先生加入了一个“高端投资群”,接触到了一个“炒股神器”:该神器可以用精准的AI算法,分析市场上所有股票,每周精选10只下周必涨股,推荐给“高级会员”。
群里时不时有人晒出购买了推荐的股票后的高收益截图,A先生心动不已,立刻花费2999元解锁会员资格。谁知,跟投了股票后,股票不但没按预期上涨,几天后A先生也被踢出群聊,再也联系不到之前热情的工作人员和群友。
诈骗分子充分利用人们想投资赚钱的心理,假借“AI”之名,诱导投资者掉入陷阱。
“AI荐股”骗局的起点,往往是一套亮眼的“战绩宣传”:诈骗分子利用满屏的过往预测成功案例和“盈利截图”,塑造出几乎完美的预测胜率。
可真相是,这些“战绩”可能全是伪造的:P出来的收益曲线图,全是“托”晒出的“高收益”,精心筛选的“准确率”——比如同时给不同人推荐不同的股票,总有几只可能上涨,只要把上涨的案例拿出来大肆宣传,就可以塑造“AI神预测”的假象。
而一旦被吸引,诈骗分子有的通过“付费订阅”“收费文章”“付费问答”“付费软件”等各种方式让投资者缴费,有的通过诱导投资者交易,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交易量,从中谋取相关利益。
理性“AI荐股”,不被“黑股神”收割
1、查清资质
假借“AI荐股”噱头吸引投资者的诈骗分子,并无相关金融资质。正规金融机构不会诱导投资者付费解锁功能或报告,也不会强调可通过AI诊断精准把握风险、预测市场、独家投资建议。
可通过金融机构官方公布的网址或电话核实机构和从业人员信息,通过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期货业协会官网,查询合法机构名录、从业人员信息、产品备案信息等,未经注册登记的信息都不可信。
相关查询网址:
中国证监会:http://www.csrc.gov.cn/csrc/c101969/zfxxgk_zdgk.shtml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https://gs.amac.org.cn/
中国证券业协会:https://gs.sac.net.cn/pages/registration/sac-publicity-report.html
中国期货业协会:https://www.cfachina.org/informationpublicity/hygs/
2、理性对待AI分析结果
使用AI辅助投资,可以提升获取信息的效率,比如,利用AI,可以快速整合公开信息,如定期报告、公开研报、历史数据等,但AI并非无所不能,AI并无法预知突发事件、预测市场情绪,提供的信息与分析结论准确性有限,并不能准确预测股价走势。凡是承诺“保本收益”“精准预测”的,哪怕打着“AI”的光鲜旗号,也是骗局
我们在使用AI工具时,要始终保持自己的理性分析,坚守正确的投资理念,不脱离投资的基本逻辑,合理使用AI工具为自己服务,而不是被工具牵着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