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有哪些不同?-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1/18 18:10:04
来源:新华网

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有哪些不同?

字体:

  在《固态、液态、半固态……一文了解锂电池》中我们曾提到,锂电池的下游应用主要包括动力领域、储能领域和消费电子领域。所以,根据应用场景,锂电池还可以进一步分类为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消费电池。

  其中,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均属于发展较快、获得较多政策支持的战略方向,近年来在资本市场上也备受关注。根据GGII的数据,动力电池2024年的出货量为780GWh,同比增速24%,储能电池2024年的出货量为340GWh,同比增速65%。

数据来源:GGII

  那么,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主要有哪些区别呢?

  实际上,二者的电化学原理基本相同,在国内的主要供应厂商也基本相近,但所应用的场景不同,从而导致技术要求也存在差异——

  应用场景:为移动设备提供动力vs能量存储与调度

  动力电池的主要使命是为移动设备提供动力,场景聚焦于需要动态能量输出的领域。其中最主要的应用载体是新能源汽车,此外还包括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等小型设备等。这类场景的核心诉求是“在有限空间内提供持续动力”。

  储能电池则服务于“能量存储与调度”的固定场景,具体可分为多个细分领域:

  电网侧:用于调峰填谷——白天储存电能、夜间释放以平衡用电负荷;

  可再生能源侧:配套光伏、风电项目,存储不稳定的绿电,解决“弃风弃光”问题;

  用户侧:涵盖工商业备用电源、家庭储能系统等,甚至包括通信基站的应急供电。

  储能电池的核心诉求是“长时间稳定储放电能”,而对设备的体积空间的约束要求远小于动力电池。

  所以,从应用场景的视角来看,动力电池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传统油气动力源,而储能电池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其他储能技术(如抽水蓄能、氢储能等)。

  技术要求:高能量密度vs高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作为移动设备的“心脏”,动力电池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主要追求高能量密度与便捷性,以实现更长的续航时间和里程。其设计寿命通常大致对标新能源汽车,约为5-8年,短于储能电池。

  储能电池则属于固定式“能源仓库”,无需移动,因此对能量密度要求较低。但由于其需要高频次、长周期地充放电,对循环寿命的要求更高,设计寿命普遍在10年以上。此外,储能系统通常规模较大,且需要长期连续运行,因此在安全性与成本控制方面也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

  动力电池可“梯次利用”变为储能电池

  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为5-8年左右,为保证续驶里程和安全运行,往往在电池容量剩余80%左右时就需退役。这些电池虽然不再适用于电动汽车,但仍可在检测、重组后应用于储能、备电等对性能要求较低的领域,这一过程也被叫做“梯次利用”,可以起到节约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作用。

  从实践层面来看,由于不同的退役电池的老化程度、性能状态存在较大差异,检测重组成本较高,因此“梯次利用”仍处于发展初期,但持续的政策支持为其​​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纠错】 【责任编辑:马渭淞 黄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