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中小企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创新、稳定就业的重要力量,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突破6300万户,贡献了超过50%的税收、60%的GDP、70%的技术创新和80%的城镇劳动就业。在此背景下,投资银行作为资本市场核心中介,正积极调整服务战略,从传统融资服务向深度赋能与价值共创转型,助力中小企业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紧跟国家战略,精准服务中小企业新方位
近年来,国家层面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持续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从“五篇大文章”的提出,到《关于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等文件的发布,均明确了对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方向。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与数字金融的协同推进,为中小企业融入国家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科技金融作为创新引擎,通过强化产学研协同机制,引导中小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布局,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专精特新”企业集群。绿色金融则依托“双碳”目标,通过零碳园区建设、能源革命赛道布局及碳金融产品创新,助力中小企业构建低碳竞争力,实现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普惠金融以共同富裕战略为指引,优化金融服务网络,破解融资结构失衡难题,通过政策倾斜与资源下沉,支持中小企业融入县域经济与乡村振兴,拓展普惠发展空间。养老金融与数字金融则把握人口结构变化与数字经济浪潮,推动中小企业拓展银发经济、健康养老等细分市场,并借助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提升运营效率与风险管控能力,构建数字化生态。
2025年11月,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二期已获国务院批复,预计将带动超千亿元社会资本投向初创期中小企业。各地方政府也积极配套,如深圳市设立规模50亿元的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江苏省推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计划”,浙江省实施“雄鹰行动”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
在此政策红利下,投行机构积极承担资本市场使命,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中小企业,推动其迈向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的前沿。
直面发展挑战,把握转型机遇
尽管中小企业活力蓬勃,但仍面临融资渠道单一、专业服务资源不足、数字化转型压力大等现实困境。尤其是直接融资比例偏低,制约了企业的创新投入与规模扩张潜力。同时,中小企业在法律、财税、咨询等专业服务领域的资源获取不足、数字化转型压力、人才短缺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小企业也迎来“换道超车”的战略机遇。投行作为资本与产业的连接枢纽,正通过多元化金融工具与创新服务模式,帮助中小企业把握“双碳”目标、区域协调发展、数字经济等重大机遇,实现跨越式成长。
作为资本市场核心枢纽,投行需深刻践行职业化精神,依托资源禀赋构建差异化竞争力,持续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特别对于中小券商投行而言,更要以“精品化、可持续”为发展战略,通过属地协同优势,聚焦深耕优势区域,以研究、投行赋能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等重点产业,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打造差异化核心竞争优势和服务能力,做高质量精品投行,为地方实体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创新服务模式,构建全周期赋能体系
不同区域、不同行业领域及不同发展阶段下的企业客户,其呈现的经营特点也不尽相同,这要求投行业务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证券、法律、财务功底,更要对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有高度专业化的知识储备和深刻理解,这对券商投行而言是个巨大的挑战。券商投行可以围绕新质生产力主题,通过“研究+投行+投资”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沉浸到行业研究与价值发现中,提升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相关企业的洞察与评估能力,将资本市场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此外,券商投行可以通过“研究+投行+投资”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对企业进行的全方位分析,依托企业所处阶段、行业特点、发展需求等因素,为企业量身定制差异化的资本市场服务方案,包括区域性股权市场与新三板挂牌、IPO、公司债券、定向增发、优先股、可转债、并购基金等多元化融资工具,根据不同企业的具体需求,设计最适合的融资方案。同时,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供应链金融等创新业务模式。
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日益深化的背景下,企业通过各类金融工具进行资本运作往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引导和助力企业客户高质量发展,投行应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建立对客户的长期陪伴的机制,在企业客户发展的各个阶段,从企业改制、规范运营,到融资策划、上市辅导,再到并购重组、产业整合,围绕企业经营发展痛点,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为顺应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并服务国家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投行应精准锚定具有高成长性、强牵引力的战略新兴产业进行深度布局与长期深耕,如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这些产业技术密集、附加值高、带动效应强,是塑造未来竞争新优势的主战场。通过对这些核心产业链的深入研究与持续投入,旨在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为国家产业升级与安全可控提供坚实支撑。
以资本为纽带,共建高质量发展生态
作为资本市场的中坚力量,证券机构肩负着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产业升级的时代使命。在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阶段,投行通过其独特的资源整合能力与专业服务优势,成为连接资本与产业的核心桥梁,为中小企业融入国家战略大局提供系统性支持。
从战略定位来看,投行要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多层次、全周期的金融服务,助力中小企业突破融资瓶颈,激活创新动能。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不仅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更要通过战略咨询、产业协同等方式,帮助其把握“双碳”、共同富裕等政策机遇,实现从单一企业成长到产业链价值跃升的跨越。
从行业影响来看,投行要通过构建开放、协同的金融生态,推动资本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专精特新”领域精准配置。将自身核心价值体从现在的资金供给进一步延伸到风险定价、资源整合和生态共建,降低中小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全产业链的韧性与竞争力。
面向未来,投行需进一步强化其“价值发现者”与“生态构建者”的角色,以更高水平的专业能力与责任担当,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为经济转型升级与国家战略实施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银行业务总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