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春花:提升成人适宜疫苗接种率是践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理念的重要举措-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1/25 16:57:39
来源:新华网

迟春花:提升成人适宜疫苗接种率是践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理念的重要举措

字体:

新华网北京11月25日电(杨玉云)近日,我国首个专注于成人疫苗政策体系的《中国成人疫苗接种健康促进策略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正式发布。该《共识》由47位来自医疗、公共卫生及健康研究机构的专家历时半年共同制定,包含18条具体建议。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健康管理中心主任迟春花

提高成人疫苗接种率具有显著的公共卫生价值

《共识》聚焦成人疫苗接种的必要性与健康效益,针对我国成人免疫规划的短板提出了系统性解决方案。《共识》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健康管理中心主任迟春花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指出,像流感疫苗这类覆盖全龄人群的预防措施,能够大幅降低发病风险、减轻医疗负担。

迟春花强调,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最经济有效手段,能够减少多种传染病和部分慢性疾病的发生及重症和死亡风险。随着传染病对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挑战不断加剧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成人免疫的公共卫生价值愈发凸显,亟需全方位稳健推进成人疫苗接种工作。

从实际研究来看,疫苗可以预防30余种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和感染,每年可避免350万至500万人死于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流感和麻疹等疾病。疫苗不仅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相关急性传染病,还越来越多地用于防控部分慢性病,显著降低疾病负担和死亡率。

迟春花表示,《共识》的出台和发布,主要基于我国当前成人疫苗接种率极低的现状。以2021年为例,18-59岁成年人群的流感疫苗接种率为仅为0.52%。为此,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对公众的健康教育。

11月10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召开“秋冬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主题新闻发布会,预计流感病毒将是今冬明春我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体,流感疫情高峰可能出现在12月中下旬和明年1月初。会议再次强调,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佳和最经济手段,随着流感活动水平上升,呼吁未接种流感疫苗的适龄人群尽早接种。

“疫苗犹豫”是成人疫苗接种率低的主要原因

《共识》第三条指出,成人疫苗接种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接种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不足、费用过高以及疫苗犹豫现象;非免疫规划接种单位面临可持续发展问题和多重负担,接种人员驱动力不足。

作为一名三甲医院的全科医生,迟春花每日与各类病患接触,尤其对当前流感季许多患者因未接种流感疫苗而转为重症的情况深感痛心。她深入分析了成人疫苗接种率低的主要原因。

首先,民众接种意识薄弱,免疫知识普及仍有显著提升空间。大众对流感疫苗的接种价值和必要性认知不足。全球每年仍有数百万人未能从可预防重症和死亡的疫苗中获益,同时“反疫苗现象”长期存在,相关谣言众多,导致公众对疫苗的认识和看法易被误导。“疫苗犹豫”已被WHO(世卫组织)列为全球卫生面临的十大威胁之一。

其次,医务人员本有众多机会向患者推荐疫苗,尤其在预防传染病方面,但我国尚缺乏针对成人的免疫接种规划。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慢性病患者,接种疫苗实则益处良多,能有效降低感染后的重症和死亡风险。

以流感疫苗为例,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实现为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等疫苗,然而老年人群的相关疫苗接种率依然偏低。迟春花认为,医生在门诊时有契机向患者普及免疫知识,包括开具疫苗处方。她总是在慢阻肺病患者医嘱上注明:建议注射流感疫苗(每年1次),肺炎链球菌疫苗(5年一次)。

第三,负责疫苗接种的基层机构动力不足,疫苗接种任务增加导致工作量上升,但未与绩效挂钩,工作积极性不高。

强化医防融合,打通疫苗接种“最后一公里”

《共识》建议通过医防融合推动诊疗、检测、咨询和疫苗接种一体化服务,打通疫苗接种的“最后一公里”。迟春花指出,医疗机构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需将预防置于更突出位置,聚焦重大疾病、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和重点人群健康,强化防治结合和医防融合,全面推进医疗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深度合作。

迟春花认为,尽管成人疫苗接种方面尚存不足,但从她观察到的变化已显现向好趋势。我国分级诊疗制度起步较晚,自2015年始培养全科医生。然而,陆续出台的政策提供了大量支持,包括基础医疗规范化、医防融合、患者教育等工作已在社区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逐步开展。

迟春花表示,提升成人疫苗接种率,推动医疗与预防的深度融合是现实路径。她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积极促进全科医生与预防保健科的工作联动和信息互通。例如,北京部分社区的全科医生会为病人开具疫苗处方,预防保健科接收信息后即与患者联系,从而提高成人疫苗接种率。此外,社区卫生机构在全科医学科增设疫苗注射岗位,或将预防接种场所直接设于全科医生诊室旁。

迟春花指出,医防融合的本质在于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转型,而全科医生则是这一转型的核心驱动力。通过连续性照护、资源整合、政策执行及健康教育四大能力,将预防理念贯穿于全科医生诊疗的全过程,旨在实现少生病、晚生病、不生大病的目标。提升适宜疫苗接种率是达成此目标的关键工作之一。随着全科医生队伍的不断壮大和能力提升,医防融合将为健康中国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纠错】 【责任编辑: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