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观点报》网站11月3日报道,欧洲正在持续推进“军事申根区”的形成。这一特殊机制旨在实现欧盟国家间部队与武器的无障碍调动。布鲁塞尔计划在此框架下设立运输工具基金,用于各国间的军事装备调运。
欧盟委员会正与北约和欧盟各国政府联合制订军事装备快速调运计划。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该计划拟建立由渡轮、卡车和火车组成的专用运输队,在与俄罗斯发生直接冲突时用于武器运输。
此外,欧盟委员会计划于11月讨论简化集团内部的通关程序,这将有助于改善相关运输基础设施。
其实,欧洲人讨论“无障碍”军队后勤的重要性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早在2017年,欧洲就推出“军事机动性”计划,发起人之一是美国驻欧洲陆军前司令本·霍奇斯。他特别批评了欧洲军方的官僚作风,称从德国向波兰调动部队需要几周时间才能协调好。
“军事机动性”计划的目标是提高欧盟各国军队后勤联通的效率。德国、荷兰和波兰在实施该计划方面取得了最大成功,在2024年1月签署了建立部队和装备调动走廊的宣言。
专家们当时指出,“阿姆斯特丹-柏林-华沙”线路对支撑欧洲“军事申根区”至关重要,因为大部分美国装备都运到荷兰港口,然后从那里运往北约在欧洲东部的核心枢纽——波兰。
军事专家阿列克谢·安皮洛戈夫表示,从军事角度看,欧盟始终是一个疲弱的国家联盟。多年来,其成员国始终未能出台统一的军事指挥标准,这使得协调共同防务政策变得困难重重。
他说:“这种状况在21世纪初还能勉强令欧洲满意。但到2016年,成员国已形成共识:美国迟早会离开本地区,把对欧盟未来的责任转交给布鲁塞尔。在此背景下,欧盟开始思考加深军队一体化的必要性。在这方面,交通基础设施的联通是首要任务。于是,‘军事申根区’的想法应运而生。”
“需要注意的是,在北约峰会上,欧盟国家承认将GDP的5%用于安全需求的必要性。同时,它们成功争取到美国的一项重要让步:其中2%可以用于改善联盟的基础设施。这笔资金将用于重建物流体系。”安皮洛戈夫补充道。
“军事申根区”可能变成拉扯“财政破布被单”的长期过程。俄罗斯专家瓦季姆·科久林也同意这个观点。他说:“大家都明白:任何打着反俄口号的军事倡议,都是解决经济和基础设施领域老问题的机会。”
科久林说:“讨论中涉及大量‘重要通道’的建设方案。如果没有这些通道,就无法建立统一的物流环境。加上布鲁塞尔官僚机构的效率低下,欧盟计划的实施将遇到巨大阻碍。然而,不应低估‘军事申根区”的概念本身——欧洲人对此非常认真。”
这名专家强调:“欧盟正在制定不少基础设施项目,将各国分散的军事力量联系起来。值得一提的是,欧洲并不打算将所有欧盟成员国都纳入未来的运输走廊。只需‘荷兰-德国-波兰-波罗的海国家’这条线路就能实现其目标。这些国家之间已建立相对发达的物流网络。它们也很有可能成为武器运输工具的主要接收方。”(编译/贺颖骏)

德国空军直升机准备起飞(法新社资料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