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0月24日电 题:哈萨克斯坦的“网球经”
新华社记者岳文婉
24日,在东京举行的日本泛太平洋公开赛四分之一决赛中,哈萨克斯坦名将莱巴金娜直落两盘击败9号种子姆博科,晋级四强。凭借这场胜利,莱巴金娜拿到利雅得年终总决赛的最后一张“门票”,连续三年入围年终总决赛。
这场令人瞩目的胜利,也让她所代表的哈萨克斯坦再度进入公众视野。这个曾以摔跤、拳击等项目见长的中亚国家,正在将网球打造为新的体育亮点。
哈萨克斯坦网球运动的崛起并非一蹴而就。2007年,当布拉特·乌捷穆拉托夫接任哈萨克斯坦网球协会主席时,协会几乎处于停摆状态。“网协负债严重,国际网联会员的资格也被暂停,我们只能从零开始。”乌捷穆拉托夫回忆道。
在他的主导下,哈萨克斯坦开启了系统化的网球建设工程。十多年来,哈萨克斯坦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网球场馆、培养教练和青少年“苗子”。至今,哈萨克斯坦已建成39个符合国际标准的网球中心,几乎覆盖全国各地区,其中不少场馆配备室内球场,以应对漫长寒冬。
乌捷穆拉托夫说,哈萨克斯坦网球协会还组建国家集训队,集中培养优秀青少年球员,为不同年龄段选手制定完整赛事体系,保证稳定的训练和比赛机会。
如今,这一体系成效初显。除莱巴金娜外,哈萨克斯坦男子网球队在戴维斯杯赛场上屡有突破,女队也在比利·简·金杯中多次闯入总决赛。此外,多站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协会(ATP)和女子网球选手协会(WTA)职业赛事相继落户哈萨克斯坦,让本土球员有机会在家门口与世界高手交锋。
外界曾认为哈萨克斯坦网球的崛起主要是依赖归化球员,因为莱巴金娜、布勃利克等名将都曾代表其他国家参赛。但乌捷穆拉托夫认为这些引进球员的成功,离不开哈萨克斯坦的培养。“他们在来到哈萨克斯坦之前,并没有取得很显著的成绩。莱巴金娜当时几乎要放弃网球生涯了,是我们给了她机会。她也曾多次表示,她的成功离不开哈萨克斯坦的支持。”
如今,哈萨克斯坦正迎来一批在本土成长起来的“新生力量”,比如曾于2023年获得ATP夏洛特维尔挑战赛冠军的茹卡耶夫和初入职业赛场的17岁小将奥马尔哈诺夫。
奥马尔哈诺夫说,网球在哈萨克斯坦越来越受欢迎,“以前在哈萨克斯坦虽然有人打网球,但很少有人能进入职业赛场,现在我们不少球员能在青少年赛事中崭露头角。”
年轻选手的成长离不开完善的上升通道。奥马尔哈诺夫说,哈萨克斯坦现在的网球体系能帮助球员更好地规划职业发展路径。“现在大家知道该去哪训练、跟谁学。早期大家可以留在中亚学习网球,后期再去欧洲提高。”
在赛事层面,哈萨克斯坦也加快了国际化步伐。2020年以来,哈萨克斯坦已承办过ATP250赛、ATP500赛及WTA250赛……高水平职业网球比赛成为该国网球发展水平的重要展示窗口。“赛事组织非常专业,与欧洲同级别室内比赛相比也毫不逊色。”2024年阿拉木图公开赛冠军、俄罗斯选手哈恰诺夫说。
经过十多年的持续投入,哈萨克斯坦的网球体系已初具规模,从场馆、教练到青训、赛事,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链条。乌捷穆拉托夫表示,将继续坚持网球发展的长期规划。“协会已建立多层次国家队体系,我们会从球员很小的时候开始,选出其中的‘潜力股’,并帮助他们成长。我们将坚持贯彻这些做法,但这也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