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当下,知识传播领域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短视频平台凭借碎片化传播、高互动体验的独特优势,持续突破传统教育的边界,成为连接优质教育资源与大众学习需求的关键纽带。近期,这一变革在AI教育领域尤为凸显,2025年,抖音聚焦AI相关内容,发起“AI开学季”——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30所“双一流”高校,集中在抖音平台上线计算机与AI领域核心课程,迅速掀起全民“蹭课”热潮。这一举措不仅让曾经遥不可及的名校AI课程走进寻常百姓家,更以“知识普惠”为核心,重塑了高等教育资源的传播路径与大众学习体验。
据抖音精选公开课最新公开数据显示,清北复交等30多所高校的课程,覆盖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前沿学科,共计上线了200多门公开课。其中最受欢迎50门课程的总播放量近2亿,平均每门课程有超过370w人观看。北京大学发布的《实用python程序设计》时长超过21小时,播放量超过 4000万,获得了网友和高校的认可。一系列亮眼数据清晰表明,当顶尖高校的 AI 教育资源与短视频平台的传播优势深度融合,不仅实现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破圈”传播,更标志着 AI 知识普及正式迈入 “全民可学、全民易学” 的新阶段,为行业探索知识普惠新模式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范本。
北京大学发布的Python编程课程视频获得30多万点赞
“以前总觉得985高校的AI课程遥不可及,没想到在抖音上能跟着北大、清华等名校的教授系统学习。”一位从事互联网运营工作的用户分享道。在跟随北大公开课掌握Python基础后,他按照课程推荐的开源资源,下载了Python基础练习数据集,尝试用简单代码处理工作中的用户行为数据,工作效率较以往显著提升。
事实上,在参与公开课之前,不少网友对名校的前沿课程“望而却步”,认为这些课程内容必定晦涩难懂。但出乎意料的是,在课程发布之后,公开课的评论区互动异常热烈。有网友在评论中提到,“此课程专为零基础人群打造,即便从未接触过代码,也能轻松入门。”课程从Python基础概念切入,带领学习者逐步认识变量、循环等核心知识,通过趣味案例消解大众对编程的畏惧心理。授课教师用通俗语言拆解复杂逻辑,从编写第一行代码开始,循序渐进引导学习者上手实践,让更多人轻松开启编程第一课,真切感受代码世界的魅力。
在抖音精选哈工大公开课页面,不少用户留言称“圆了自己的名校求学梦”。这些评论背后,折射出公开课跨越了分数门槛与专业限制,让普通大众有机会近距离领略知名高校教授的授课风采。抖音精选的高校公开课,正以开放姿态打破知识传播的壁垒,让不同学历、不同职业背景的人,都能平等接触到精品学府的优质知识。清华大学的“王牌计算机课程”共有7门上线抖音,其中既有针对编程学习者的进阶课程,也有从商业视角拆解计算机技术的综合类课程,适宜文科生学习。目前这些课程的播放量均超过百万。此外,南京大学的6门计算机课程总时长超过3600分钟,累计播放量超过370万。名校多年沉淀的宝藏课程,正通过新媒介形式走进普通人的视野。
更深层次来看,不同学科、不同难度梯度的公开课,真正满足了各类人群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抖音精选平台,用户可根据自身时间安排灵活调整学习进度,让“终身学习”不再是停留在口号层面的理念,而是真正融入日常生活的实践。在信息爆炸、知识快速迭代的时代,抖音精选推出的名校公开课,正以更灵活、更便捷的方式,重塑大众获取知识的路径。
与此同时,网络公开课的创新形式也推动了知识传播方式的革新,进一步激发大众的学习兴趣。传统知识传播形式往往较为单一,而抖音精选借助短视频、直播等多元形式,将高校公开课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一方面,课程被剪辑为完整版长视频,重点突出核心知识点与关键解题思路,既增强了内容的趣味性与吸引力,也降低了理解门槛;另一方面,公开课融入动画、虚拟现实等多媒体元素,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可见的内容,有效提升了知识传播效率,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对知识的热爱。
对于课程内容的打磨,授课教师们倾注了大量心血。来自南京大学的刘钦老师便是其中的代表,他表示:“公开课的筹备很早就启动了,拍摄与剪辑均由学校组建的专业团队负责。此次推出的9集内容,均源自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教师平时的课堂教学内容,涵盖多门核心课程。其中,我负责的第9集视频公开课,是结合十多年教学经验,整合积累的课件、资料后,重新梳理并撰写初步脚本完成的。从策划到拍摄收尾,前后差不多花了整整一年时间。”
刘钦还提到,他所授的这集公开课主要面向有一定软件基础的学习者,受众分为两类:一部分是在校学生,他们在课堂学习中遇到理解难点时,会通过公开课进行二次学习;另一部分是相关行业的从业者,与侧重理论学习的学生相比,他们拥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在工作中遇到具体需求时观看公开课,往往能有更深的领悟,实现“学以致用”。
在抖音平台,像刘钦这样认真备课的教师并不少见。每一位参与公开课授课的老师,都秉持着“让学习者学有所得”的目的,在课程设计、内容讲解等环节投入的精力,丝毫不亚于线下授课。
点击进入“抖音精选暑期自修室”专题页面可以看到,页面内不仅设有“一周精选课表”,还推出“镇校之宝必修课”板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的优质课程可随时点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教师为网友讲解《3D动画与特效》的制作原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深入解读《犯罪心理学》的核心知识;北京大学的老师则以生动方式“催更”网友学习AI课程。页面信息显示,整个平台目前有1000余门名校公开课可供用户免费自助学习,成为网友利用碎片时间悄悄提升自我的“知识宝库”
除了高校课程主动走出校园,还有很多名校学霸、科技博主也在围绕AI热点科普。抖音“AI开学季”邀请100多位校园和科技创作者发布专业AI内容,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2000万。前华为昇腾大模型生态首席“ZOMI 酱”发布视频《140分钟系统讲解 Transformer架构核心原理》,将前沿理论转化为零基础入门的简易知识点,满足大众对新兴技术的好奇心。“清华Iris学姐”带来《AI读文献:3分钟精读一篇英文文献》,以“过来人”视角分享“如何用AI工具提效”。
“AI开学季”引起网友学习热情
过去一年,平台上知识类内容的供给与消费均实现显著增长,内容的表达形式与丰富度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今年,平台重点面向公众推出名校公开课,同时升级中长视频内容推送机制。这一举措意味着,短视频正逐渐成为推动知识普惠的重要渠道与核心方式,越来越多网民通过短视频平台获取专业知识,而有深度、有新意、具备实际操作价值的长时长知识内容,在短视频平台已迎来发展的春天。